“施工队”里有具备哪些岗位?
- 装饰工程项目部是干什么的
首先明确一点,提到的“装饰工程项目部”指的是多数设计师口中的“施工队”。
从规范一点儿的角度来说,它是一个建筑项目的室内装饰工程专业分包方,也就是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工程建设项目的所有职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一个施工部门。
简单点说就是:一群人为了完成一个装饰工程项目而临时组成的,只针对这个项目建设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合作团队。工地和建设项目需要由专业且有充裕时间的人来管理,这是我们需要项目部的原因。
那么,在我们平时参与的设计项目中,都有哪些需要项目部呢?其实,只要是严格按照国家相关建筑行业规范进行施工的工程都需要有项目部,只是项目部的组织架构与规模会有很大的不同而已。项目部组织架构是根据具体的项目按需分配的,比如,一套别墅的施工项目和一个酒店的施工项目的管理人员及职责岗位都是不一样的。所以项目部可以小到由家装工程的一个包工头和设计组成,也可以大到由几十、上百位管理人员和施工班组一起组成。
综上所述,几乎任何工程项目都需要项目部的参与,只是不同项目部的构成和规模不同。规模大的项目部就是设计师所说的“施工单位”,规模小的项目部就是设计师口中的“施工队”,更小规模的项目部就是设计师口中所谓的“工人师傅”。
- 举个案例
还是关于委托方的酒店装修。之前说到他的酒店要准备装修,已经请了方案设计师,出了招标方案图,并选择了一家装饰公司来参与酒店的建设。那么,这个案例就从这家施工公司的中标开始讲起,以及一个项目部的基本构成。
- 如何选择施工单位、
话说自从委托方的酒店方案设计完成,并拿到招标图后,委托方就疑惑了:我怎么能放心又省心地完成这个案子呢?四处打听后,委托方得知村里有几家还不错的装饰施工单位可供选择。为了更好地还原方案设计的效果,委托方准备拿着图纸去会一会这些施工单位。但是去之前,委托方找到了村里的山石,向山石请教该怎么选择施工单位,怎么辨别施工单位的好坏。山石这样答道:
- 看这家公司是否具有专业的资格证书,如外幕墙甲级施工资质、建筑装饰甲级施工资质等。这一步是为了弄清该单位是否具有施工资格,也就是看他能不能承接相关规格的工程。注意,这个资质要是这家公司自己的,而不是挂靠其他大型企业的。
- 看这家施工单位在当地的口碑:做过哪些项目?有哪些经典案例?有没有得过鲁班奖、中国建筑工程装饰奖等标志性奖项?这一步是为了考查公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 了解公司是否具有独立的施工劳务队伍。这一点很重要,这涉及后期维修等相关问题。如果找临时施工队来施工,后期出现问题后会很难与施工方沟通。
- 该施工方在工程投标报价上是否适合自己的定位与相关预算,与市面上价格相比是否差别过大。
- 施工方是否愿意垫资。这一点是在业主方缺乏启动资金的时候需要考虑的问题,先让施工方垫资一部分,保证工程顺利进行,最后在结算时再把这部分费用一并偿付。
以上5个方面是在选择施工方的时候应该重点考虑的。
听完山石的经验之谈后,委托方最终找到了村里最好的几家施工单位,并把招标图和相关工程量清单提供给了各施工单位,让施工单位出具投标方案(技术标+商务标),就是我们所说的“工程合同“。不同的合同形式对应不同的合作模式,如主材是否“甲供”(由基本建设单位提供原材料),或者“甲指乙供”(由甲方指定产品厂家品牌等,由乙方负责采购),又或者只是包清工等影响价格和双方利益的条款,以及一些法人及项目高管的相关信息。这个过程就叫施工招投标。
经过了这个过程后,委托方收到了来自几家单位的施工报价,在同合伙人商量后,最终决定选择报价最为合适的施工单位正辰装饰参与委托方酒店的建设,而这个中标的施工工厂商就会收到来自委托方的中标通知书。当然,作为村里唯一一个上档次的高端酒店装修项目,酒店对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肯定很高,所以委托方提出了相应的条件——免费或低价给酒店做一个样板间。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看一下正辰装饰是否有能力完成本次施工;二是看一下正辰装饰在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和要求是否能达到委托方的标准。这个时候,委托方装饰“义不容辞”地选择接受了这个条件(因为不得不接受啊)。接下来,针对委托方酒店这个项目,正辰装饰高层展开了施工前会议讨论,主题就是选择谁去管理这个项目,也就是针对这个酒店项目特点,有针对性地组建项目部。会议结束后,正辰装饰高管层决定让项目总负责人——“小花”来承接这个村内第一个酒店装修项目(这里的项目总负责人不是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只是承担整个项目生产的相关职责,而项目总负责人管理这个项目所有事情)。
“小花”接到任务后备感压力,因为这也意味着他是这个项目的“老大”了,以后这个项目出现任何问题,第一责任人就是小花。所以,“小花”找到他最信任的项目经理——“大林子”,让他去现场直接管理项目生产的相关事宜,而“小花”的项目部及业主方的关系,充当项目部的坚强后盾。“大林子”接到任务后,兴致勃勃地去了委托方的酒店现场,准备开始组建项目部。
好了,铺垫完了,重点内容要来了。
2.项目部的组织构成与基本岗位任务
我们理一理“大林子”的项目部需要哪些相关岗位才能顺利地把这个酒店项目完成,以及构成项目部的各岗位职责和特点。进场后,除了项目经理和现场经理两个领导必须要陆续到位。
- 施工员
这个岗位是是工程建设中最为重要的岗位之一,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后期一切施工过程控制与现场技术问题,同时也是处理项目部与施工队关系,配合监理与业主传达上级指令给施工现场的重要一环,这是相对来说技术含量较高的一个岗位,也是很多深化设计师想转的岗位。其具体特点如下:
- 能彻底了解一个项目是怎么从一个混凝土框架变为后期漂亮的装饰空间的,也就是说,可以培养项目流程的体系感。
- 能掌握整个项目的几乎所有关于施工过程中的细节,包括每种材料的工艺、常见的问题以及对质量的把控等。也就是说,可以了解专业的施工工艺,培养成本控制和现场管理能力。
- 能协调各专业之间的交叉作业,传达各个岗位的交流信息,也就是说,可以培养协调能力。
以上提到的这3种能力对设计师以后转岗甚至转行都有本质上的帮助,所以技术岗出身的深化设计师会愿意转入施工员岗位。
当然,这里的施工员岗位根据专业性质不同一般分为装饰、水电、暖通、外幕墙等相关专业岗位,其设计专业与岗位一一对应,也就是说,有装饰设计师就有装饰施工员,有水电设计师就有水电施工员,而对接方式也是按专业来进行的。
- 商务预算员
商务预算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造价员,一般以工程造价专业出身的人居多,也有土木工程工程、室内装饰等相关专业转岗的人担任这样的岗位。这个岗位同样重要,因为一个项目做到最后,不管质量如何好,拿到了什么奖,如果赚不了钱,就很难称得上是一个成功的项目。
商务预算员的主要职责就是成本控制(主要针对人工费),其次是二次经营、进度款收款及材料的认质、认价。也就是说,只要是关于大的工程费用方面的事,都需要经过商务预算员。在这里有的人会说:“不对,我听说预算员是编制投标清单的,怎么在你口中就成了管理项目成本控制的了?”这里解释一下,本文所指的商务预算是工程第一线的职责岗位,也就是施工项目部需要的预算员,因为预算员也分为几种不同的发展路径。
- 材料员
材料员也叫采购员,顾名思义,只要管理这个工程所涉及的所有材料,不管主材还是辅材,大到大面积石材,小到螺丝钉都归他管(材料员的上级对材料的核查也很严格)。当然,材料员要有自己强大的经验体系和商家网络,不然会经常出现需要材料时供应不了货的情况,而现在的装饰工程行业,不能按时完工的工程有70%是因为材料进不了场。
- 质检员
这个岗位只有大型项目或者在业主方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才会以一个单独的岗位出现在施工现场的第一线,因为一般小工程都是由施工员兼任。质检员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检查工程质量问题,根据规范挑出每个工艺存在的问题,编制相关整改单等,但是一般不涉及更深层次的内容,所以在工程不大的情况下完全可以由施工员兼任。
- 资料员
顾名思义,资料员是专门做资料的人,主要工作就是处理一切相关的文字资料信息,并作为业主方、监理方、设计方等其他参与方与项目部沟通的桥梁,也就是后期参加各种评奖、评优必不可少的一个岗位。工作内容虽然不难,但是极其烦琐,所以该岗位对人的细心程度要求较高。
- 安全员
安全员也是施工现场很重要的一个岗位,不管工程大小,只要是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投标的项目,就必须有安全员到场。因为,安全员是在整个现场法律责任仅次于项目经理的一个岗位,只要工地出现任何安全事故,第一个责任人就是项目经理,第二个就是安全员,所以安全员的压力很大。但是工作内容相对来说比较轻松,平时主要是在现场巡查,检查工人的文明施工情况与现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其他方面几乎不会涉及。但是,只要其工作相关内容出现问题,就会对项目产生很大影响。
- 驻场深化设计师
这个岗位也很重要,是指导现场施工不可或缺的岗位,具体岗位职责是对施工图再一次进行深化,以确保施工图与现场完全吻合。
- 仓管员
仓管员也就是所谓的仓库管理员,是管理施工过程中现场材料的岗位,主要管理材料的进出库,统计材料数量及相关损耗量,处理进场材料堆放问题等。这个岗位和质检员一样,也是成规模的项目才会启用,一般小型项目的仓管岗位都是由材料员来兼任的。仓管员的重要性在于对材料的损耗控制,因为在一般的内装工程中,材料费往往是费用支出最多的一个分类,如果在施工过程中能很好地控制材料的损耗率,那么对降低整个工程造价会起到相当大的帮助。这里有必要提一点,仓管员管理的仓库不一定是一个堆满了材料的房间,也可能是某个特定的地方场所或露天的场地,只要是材料堆放点,就可以在广义上理解为仓库。
至此,项目部相关岗位的人员都已经聚集在“大林子”经理的旗下了。第二天,参加完委托方慷慨激昂的开工大会后,“大林子”带领整个团队进行了提高团队默契度的撮合活动。至此,这个欢乐的项目部就开始了村里第一家酒店的建设。
本文的目的在于为大家扩宽视野,让其不要把目光局限在设计的世界里,而要跳出来看看相关行业的运行规律,同时这样对于行业本身的专业领域也会起到很大的帮助,换句话说,了解相关行业的相关知识也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