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路改造流程及工艺标准

Pipeline construction

一、铺设工前期准备

  • 1.检查原建筑线路:检查原建筑水路排放是否与公司水路图一致。
    2.现场水平线:按设计图纸要求现场弹制水平线,标准施工水平线要求离原始地面高度120cm、必须贯穿所有室内空间(封闭式水平线:厨房、卫生间、阳台在内)。
    3.现场核对水路设计图纸的可行性:核对图纸管线排放标示有无偏差,核对按图纸标示排放实际可行性,核对现场建筑结构是否允许按设计图纸排放管、线以及相关器件。
    4.现场水管槽走向:按设计图纸现场标示出具体水路终端位置布置图,按现场标示的水路终端位置图弹制具体开槽线路及位置具体定位。
    5.现场安保终端的保护:拆除现场安保终端后交业主保存,并办理好相关交接手续;现场安保终端保护;现场安保终端拆除后线路的保护。
    6.变更:按既定水路设计图现场确认后若有临时变动,现场签署变更单。业主按现场签署变更内容至公司财务交纳变更费用后方可开工。

 
 

二、工艺流程 The process flow

  • 弹线-->切割-->凿槽-->焊接水管-->固定水管-->试压

 
 

三、工艺标准 Technology standard

  • 1.所有排水管改造前后需要做通水试验。
    2.施工前进行水平仪放线,要求平直规范。
    3.无齿锯开槽:横平竖直,冷热水管单管单槽。(注:烟道不开槽)
    4.核对图纸与设计师确认, 预留前置过滤器位置。
    5.从原始水管进入室内30-50cm范围内进行水路改造,解决开发商所布置管质不达标的隐患。 (具体以施工现场情况为准)
    6.水阀位置合理,距墙12cm,离地40cm,横向安装。(特殊情况根据现场可另行调整)
    7.水管应用专用管卡固定,固定间距80cm,水管出水内丝弯头处30cm必须有固定点。
    8.上水管进入卫生间后,采取墙上走管,水管距地面35cm左右处入墙,依照图纸与设计师核对,水管入墙用相应的管卡将水管固定,确保水管安全稳定,避免地面走管破坏原有防水层以及受力破损。
    9.卫生间水路施工要求:冷水管, 300mm高,热水管400mm高, 冷热水管间距10cm以上,避免冷热水太近出现冷凝水。地面无管,卫生间外水管地面敷设。(淋浴冷、热水管间距按国标尺寸施工)
    10.给水管道穿越墙体时,设置塑料或者钢套管,将给水管道进行安全保护。
    11.左边热水右边冷水,冷热水管相交过桥时要求过桥加在冷水管的立管上,卫生间外无特殊情况均加在热水管上,且地面使用管弯向下。(特殊情况下可考虑采用高低卡)
    12.下沉式卫生间特殊现场可采用同层排水施,工技术,独立区域排水位置可任意排布。(具体施工按照施工图纸)
    13.台盆、淋浴房下水作业施工时, 设置存水弯,避免异味,台盆墙下水管路90弯不允许超过2个(出入水口除外)。
    14.下水管排放必须有2‰--5‰的坡度。
    15.下水管道连接处必须用PVC胶有效连接。
    16.洗衣机、拖把池等需要共同一下水管时,必须在原始地漏上向端部加接三通,以防地漏返水。
    17.马桶孔距为非标时采用国标移位尺寸施工。
    18.热水器角阀与冷热水口要求垂直,角阀在同一水平线上,高低误差不超过3mm。扣盖与墙面完美贴合。
    19.热水器连接PPR管长度要求不超过30cm,不低于20cm。
    20.热水器、淋浴花洒内牙弯头安装时要求水平,误差不超过2mm。扣盖与墙面完美贴合。(特殊户型以施工现场为准)
    21.卫生间挂件安装要求水平、垂直,误差不超过2mm。
    22.墙面若有造型砖,淋浴、洗手盆、马桶、台盆、浴缸按施工图纸指定位置居中安装。特殊情况及时与设计师沟通。
    23.洗衣机电源与水源间距20cm以上, 与地面高度120cm。
    24.洗手盆内牙离地高45cm,马桶内牙离地面高30cm。(具体以施工现场情况为准)
    25.煤气部分:严禁煤气管道的排放(公司施工人员不具备改动资质)并且保证水管与煤气管路间距10cm以上。
    26.水路改造完毕后必须进行打压测试,打压测试时冷水管和热水管连接起来进行水压测试,确保管件无漏点。
    27.水路改造工程完工后将水路布管位置拍照存档,以便日后备用。

 

以上工艺流程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