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重点
技术重点/消防•安防
安全防灾设计是旅馆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方面,主要包括消防和安防两大系统。
消防设计要点
1. 旅馆建筑的防火设计应严格执行现行的防火规范和《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2. 旅馆建筑根据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属于一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根据建筑不同部位,采用材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规范要求。
3. 完整的旅馆建筑消防系统设计包括建筑设施防火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灭火系统三个方面
完整的旅馆建筑消防系统构成:消防系统构成、组成内容、要点说明
建筑设施防火设计(火灾预防)
总平面设计:应合理布置;与易产生火灾的设施和场所保持安全距离;全面考虑防火间距、消防通道、消防水源等
建筑构件与装修材料:建筑本身的墙、柱、梁、顶等实体构件必须满足耐火极限要求;建筑装修材料应为不燃、阻燃、难燃,必须满足防火规范
防火分区与防烟分区:防火分区、防烟分区、防火墙、防火门等均严格按消防规范划分设计
安全疏散:安全出口、安全疏散距离、疏散通道宽度、疏散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等
疏散照明和导向指示:按消防规范设置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识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火灾报警)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火灾探测器探测到火灾苗头的出现,并通过报警系统将信息传送到消防监控中心。火灾探测器包括烟感式、温感式、感光式,使用不同的功能部位和空间场所
火灾应急广播系统: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火灾发生通过火灾应急广播来组织疏散和消防
消防监控中心:设在建筑物底层或地下一层主要入口附近,并应设有直通室外的出口,面积约20-40㎡
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宜设在火灾危险性大,人员密集的场所
消防灭火系统设计(火灾扑救)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旅馆中最广泛使用的灭火设施,火灾发生时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将发出报警和启动消防水泵进行喷水灭火
室外消火栓系统:由室外消防给水管道、消防水池和室外消火栓组成
室内消火栓系统:由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室内消火栓和消防火栓组成
防排烟系统:按防火规范的规定,设置自然排烟、机械排烟系统
安防设计要求
根据《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旅馆建筑应设置安全防范系统,除应符合《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1. 三级以上的旅馆建筑客房层应设置视频安防监控摄像机,一、二级旅馆建筑客房层宜设置视频安防监控摄像机。
2. 重点部位宜设置入侵报警及出入口控制系统,或两者结合。
3. 地下停车场宜设置停车场管理系统。
4. 在安全疏散通道上设置的出入口控制系统必须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
电视监控系统是旅馆建筑安全防范系统中重要的安全保障措施,可以有效地保障宾客的安全和监控旅馆的运营。设置原则是对容易产生安全隐患的地方进行安全监控,电视监控系统主要设置位置包括旅馆的主要出入口、大堂、楼梯、总台、重要通道、电梯厅和轿厢、车库以及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等,但应遵照监视安全规范,避免侵犯客人和工作人员的隐私。
隔音•采光•绿色环保/技术重点
隔音设计要点
1. 在选址和总平面设计时,应对用地周边环境和噪声源做详细调查与测定,尽量避免将客房等对隔音声要求较高的功能部分沿街或靠近噪声性能好的外窗,其隔声量应满足室内允许噪声措施。
2. 旅馆建筑的隔声减噪设计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对附着于墙体和楼板的传声源部件(如电梯井道等)采取防止结构声传播的措施。
(2) 有噪声和振动的设备用房应采取隔声、隔振和吸声的措施,并应对设备和管道采取减振、消声处理;平面布置中,不宜将有噪声和振动的设备用房设在客房楼内,也不宜与主要公共用房直接上、下层或贴邻布置;当其设在同一楼层时,应分区布置。
(3) 在客房、会议等对声环境安静程度要求较高的房间内设置吊顶时,应将隔墙砌至梁、板底面;采用轻质隔墙时,其隔声性能符合有关隔声标准的规定。
3. 客房隔声设计要求:
为宾客提供安静的休息环境是客房设计的重要要求,控制客房室内最大允许噪声级外,还应重点满足下部位的隔音要求:
(1)客房墙体的隔声要求:应至少达到客房与客房之间墙体部位特级>50(dB)
一级>45(dB)二级>40(dB);客房与走廊之间特级>45(dB)一级>45(dB)二级>40(dB);客房外墙特级>40(dB)一级>35(dB)二级>30(dB)的数据标准
(2)客房楼板的隔音要求:确定客房楼板空气声和撞击声隔音性能要满足:空气声特级>50(dB)一级>45(dB)二级>40(dB),撞击声特级≤55(dB)一级≤65(dB)二级≤75(dB)
(3)客房门窗的隔音要求:客房门窗的隔音性能应满足:客房外窗≥35(dB)一级≥30(dB)≥25(dB),客房门≥30(dB)一级≥25(dB)≥20(dB)
(4)以上隔声标准要求值均为测试指标,即工程完毕后作为工程验收测试的评价标准。
采光设计要求
应按《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确定,方案设计时可采用窗地面积比对采光进行估算
旅馆建筑各类主要房间的采光系数标准值即及最小窗地面积比
客房、大堂、餐厅、多功能厅的侧面采光:采光系数标准值2.0%、最小窗地面积比1:7;顶部平天窗采光:采光系数标准值1.0%、最小窗地面积比1:18
会议室的侧面采光:采光系数标准值3.0%、最小窗地面积比1:5;顶部平天窗采光:采光系数标准值2.0%。
绿色环保型旅馆设计要点
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创建绿色环保型旅馆是旅馆设计的重要内容,主要由五个方面内容构成,旅馆绿色环保系统设计构成:
绿色环保系数构成、组成内容、要点说明
保护环境:自然风貌、噪声控制、植物配置。
自然风貌:尽可能保持原有自然环境风貌、传承历史地域文脉;不对整体环境产生影响,是绿色建筑的基本原则
噪声控制:严格控制环境噪声影响,临街建筑采取隔音措施
植物配置:体现地区特点,改善建筑周边生态环境,降低热岛效应并调节微气候;增加场地雨水与地下水涵养,透水地面占室外总面积比例不小于40%
节能设计:总平面设计、围护结构、自然通风与外窗系统、机电系统、能源利用
总平面设计:应合理优化布局,尽可能提高建筑物的自然通风和日照效果
围护结构:选择优质外墙材料和屋面防水保温材料精心维护结构热工计算,满足节能要求
自然通风与外窗系统:保证房间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充分利用过渡季节温度适宜的室外空气,减少空调运行时间。加强外窗的气密性标准,抵御夏冬季室外空气向室内的渗透
机电系统:优化空调系统设计,通盘考虑日常的设计状况和全年运行模式;选用节能照明灯具,采用自动开关与调光装置;停车场尽量采取开敞式设计,自然通风采光
能源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合理使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技术
节水设计:供水系统,雨水、再生水利用,节水器具,游泳池
供水系统:合理确定用水定额、用水量,采用节能供水系统,做好给水系统设计
雨水、再生水利用:雨水、再生水的利用是重要的节水措施
节水器具:优选节水器具,满足《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GJ164的要求
游泳池:采用循环过滤系统补水工艺,使池水循环使用
环保设计:建筑材料、土建装修一体化设计、污废分流、垃圾站、材料回收利用
建筑材料:采用耐久性和节材效果好的建筑结构材料,避免没有功能作用的装饰构件;选用合格的装修材料和棺材
土建装修一体化设计:实施土建和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节约材料,减少建筑垃圾,减少装修施工中的污染
污废分流:采用污废分流制,污水至二级处理后排至市政管道,废水净化达标后作为绿化用水。厨房废水经隔油处理后排至二级生化处理设备,汽车库地面冲洗水经沉砂隔油处理后,排入雨水管
垃圾站:设垃圾站集中收集生活垃圾,经分拣分类处理后集中运出
材料回收利用:尽量采用再利用的材料重新利用,不可直接再利用的材料通过回收、再生加工再用,避免废弃物污染,随意丢弃
室内环境:室内热环境、室内空气、天然光环境、室内照明
室内热环境:指影响人体冷热感觉的环境因素,室内温度、湿度和气流速度是影响人体热舒适度的重要因素,这三个参数应符合规范标准中的设计要求
室内空气:确保引入室内的室外新鲜空气,减少污染途径
天然光环境:天然光环境是人们长期习惯和喜爱的环境,自然采光不仅照明节能,而且为室内提供舒适、健康的光环境
室内照明:良好的室内照明质量可以创造出舒适、健康的光环境,应按照《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规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