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区域
公共区域设计要点
1.公共区域是指餐饮建筑内除用餐区域以外,顾客可以到达的区域。公共区域分为入口区、大堂休息区、景观表演区、点菜区、公共卫生间等部分。
2.除公共卫生间以外,公共区域的各类空间可根据餐饮建筑的类型、规模、标准、特色以及其他外部环境等因素选择性地设置。
3.入口区域包括门厅、休息区、寄存等空间。入口区域不需很大,但应有效布置和划分各种功能,可分为有大堂与无大堂两种。
4.门厅具有引导、组织人流作用,应具有导向性,将顾客导向就餐区(餐厅、包间)、休息等候区、服务台、交通以及卫生间等区域。休息区应配有座椅、书报架等设施。寄存间宜为封闭空间,内配有储物柜、衣柜等设施。北方寒冷地区及大风地区入口处需设置门斗或旋转门与平开门结合设置,以利防风和防寒。
5.餐饮建筑往往会在内部设置景观设施。景观一般包括绿植、雕塑、水景、景观墙、钢琴演奏台及阶梯台地等内容。景观元素可在餐厅内与就餐座椅、隔断结合布置,也可于一个较为中心的位置集中设置。
6.公共区域设置专门的点菜区,能给顾客以直观的感受,并能展示餐饮建筑经营的特色。区内有菜品展示台、生鲜池等,并常常与冷餐制作等无油烟和明火的明档厨房结合设置。点菜区一般位于餐厅与厨房之间的位置,其交通一般以环路设计为宜,避免人流反复、交叉。通道宽度根据所服务人数设计,并且一般不小于1.8m。
7.3层以上餐饮建筑,宜设置乘客电梯或自动扶梯。
公共卫生间
1.公共卫生间设置应隐蔽,并设有前室,卫生间门不应直接开向用餐区,要有明显标识,易于顾客寻找。一般与餐厅、门厅、休息区等空间有比较直接的联系。
2.卫生间应有排气装置,宜设置清洁间,水龙头宜采用非手动式开关。
3.附设于商业中心的快餐店、饮食广场的卫生间可与商业部分卫生间合用。
餐饮建筑公共卫生间设施配置(仅供参考)
厕位
男:50座以下至少设1个;100座以下设2个;超过100座每增加100座增设1个。
女:50座以下设2个;100座以下设3个;超过100座每增加65座增设1个 。
洗手盆
1.1~4个厕位设置1个,5~8个厕位设置2个,9~21个厕位每增4个厕位增设1个,22个厕位以上每增5个厕位增设1个;男女卫生间宜分别计算,分别设置。
2.当女卫生间洗手盆数n≥5时,实际设置数N应按下式计算:N=0.8m。
清洗池:至少配1个。
注:1.本表根据《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16编制。
2.一般情况下,男、女顾客按各为50%考虑。
寄存间
1.寄存间多紧邻服务台布置,方便顾客与服务人员取送物品。寄存间门不宜开向其他空间,以保证物品的安全性。
2.寄存间在满足使用前提下,布置应紧凑。步入式寄存间宜设置物品寄存和衣帽寄存等功能。
休息等候区
1.休息等候区一般位于入口服务台与餐厅之间的位置,根据餐馆、快餐店、饮食店实际经营情况确定其面积大小。
2.区内一般配以小座椅、衣帽架、书报架,也可配备免费自助饮品等。
3.休息等候区布置不宜对就餐人流进出餐厅造成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