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店
定义
夜店集舞台、舞厅和酒吧的功能于一体,它是为人们提供可以唱歌和跳舞、观看文艺表演,同时供应酒水、食品,并设有自娱自乐设备的娱乐场所。
夜店部位大小及面积指标
舞厅:平均每人占有面积不小于1.5㎡。
舞池:人均占地面积不得低于0.8㎡。
夜店类型及空间环境特点
1.传统歌舞厅
服务对象:中老年人
市场比例:较少
跳舞形式:国际舞、交谊舞
空间特点:舞池为中心
环境氛围要求:优雅舒适,灯光满足舞曲的节拍。
活动特点:音乐相对舒缓,舞者以逆时针的方向在舞池中做大环形、大范围移动(如华尔兹等)和小范围反复来回移动(如伦巴舞等)。
2.迪斯科舞厅
服务对象:年轻人居多
市场比例:较多
跳舞形式:街舞、迪斯科舞
空间特点:以舞池(弹簧舞池)为中心。座位空间可稍小,靠边一些。
环境氛围要求:场所的装饰能突出热烈的氛围,更重视灯光的效果。
活动特点:音响强劲、集体共舞、狂欢豪饮。
3.慢摇吧
服务对象:年轻人居多
市场比例:较多,当前最流行的形式
跳舞形式: 随节奏随意扭动身体
空间特点: 主要有两类:一种以DJ台、领舞台及舞池为中心,以卡座为主;另一种是针对以散台为主的经营模式,客人站在自己座位附近跳舞,不需另设独立舞池。座位设计较开敞且相对独立。
环境氛围要求:时尚、有个性或突出的主题,新颖特别的装饰材料,跳跃丰富的色彩,现代写意的造型,对室内光环境要求很高。
活动特点:与迪斯科舞厅不同,其音乐节奏是循序渐进的,让人们由平静逐渐达到亢奋状态。
4.夜总会里的歌舞大厅
服务对象:中年人居多
市场比例:较多
跳舞形式:根据夜总会的主题类型而定
空间特点:通常设有领舞台及舞池,且以其为中心。
环境氛围要求:豪爽、大气的装饰
活动特点:真正参与唱歌跳舞的并不多,主要是谈事和商务社交活动。
功能构成
主要包括:舞台、座席区、舞池、吧台、声音控制室或DJ室、演员化妆室、服务前台、等候休息、存衣处、厨房、备餐等。
设计要点
1.基地的位置宜邻近市中心的繁华地段,最好在集中的酒吧街或主要针对同类消费人群的商业中心等年轻人集中的地方。歌舞厅以临街为好,要求具有单独的开放条件和直接对外出入口。
2.夜店宜设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首层、二层或三层的靠外墙部位,当必须设置在建筑的其他楼层时,不应设在地下二层及二层以下。因为歌舞厅通常会产生较大的噪声和震动,故优先考虑建在首层。
3.平面布局和空间组织应尽量活泼,富于变化;由于使用人员较多,因此功能分区要明确。应设有消毒间,吧台、卡座等场所内,供顾客使用的饮(餐)具应符合茶具消毒判定标准。供应水果的场所应设符合卫生要求的制作间。
4.一般要求有较大的空间,高度应在5m以上,矮的房间缺乏低频共鸣,会影响音质。为方便舞步的自由展开,舞池宜采用无柱空间。
5.一般配备有舞台。根据歌舞厅的规模,表演舞台的面积大小没有统一的标准,但都相对独立、完整。大型歌舞厅装设有表演用的灯光系统、扩声系统,按中小型剧场设计、配备,可供小型演出时使用。
6.夜店在同一平面应设有男女厕所。大便池男150一个,女50人一个,男女蹲位比1:3。小便斗每40人设一个(小便槽以50cm长折合一个小便斗)。每200人设1个洗手池,厕所应设有1个清洁池。厕所应有单独排风设备。门口净宽、隔间尺寸及卫生设备间距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
7.夜店要保证安全出口的畅通,安全出口不得设置门槛,疏散门内、外1.4m范围内不得设置踏步。
8.夜店新风量每人每小时不低于30m³,应有机械通风装置,通风设备的进风口必须设在室外,地下娱乐场所应建有除湿设备。
9.夜店内应禁止吸烟,场所内应设置醒目的吸烟标识(灯箱),宜设专门吸烟室,并设单独排风设施。
主要功能空间布局
入口区
1.入口区一般设有服务台和衣帽间,供接待、售票、结账、预订之用。服务台应处于十分明显的位置,避免位于交通流线上,且应与交通流线有一定的距离。服务台长度应与歌舞厅的规模匹配。服务台前应留有一定的空间。
2.入口区的装饰、灯光、布置应对客人有较强的吸引力,能体现慢摇吧装修的主题特色。
入口区设计一般分为两种
a.分散式布局
b.区域式布局
座位区
1.座席区在整个歌舞厅中占相当大的面积,占整个歌舞厅的40%~60%,座席区设计是歌舞厅设计中十分重要的部分。
2.座席区通常围绕舞池和舞台设计。
3.座席区空间组合形式宜自由活泼。座席区面积较大时,可设置部分相对比较独立的区域,便于客人在大气氛下有自娱自乐的空间。
4.座位设计应较为开敞,便于互动。
5.高级歌舞厅散台不宜过多,且台面宜采用圆形及透光材质。
6.座席区家具布置方式可分为散台、卡座、包厢三种形式。
散台:一般分布在整个大厅比较偏僻的角落或者舞池周围,一般适合2~5个的客户群共同使用。不同类型的歌舞厅,散台的消费也有所差异。
卡座:类似于包厢,一般分布在大厅的两侧,呈半包围结构,里面设有沙发和台几。卡座是给来得较多的客人群,有最低消费。
包厢:分为豪华包、大包、中包、小包、微型包,每个包厢的面积和场地不一样,这样是为了让包厢面积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7.座席区大致分为三种布置方式:
不设舞池的模式:客人在座位附近跳舞,这种模式的座席以散台为主,所以座席区座位间距较大。
以卡座为主的模式:设置舞池并带有表演、领舞类;客人可以边喝酒边欣赏,也可以随时参与各种活动;或设置多个小舞池(台),几组座席围绕不同的小舞台进行设计。
部分座席区与舞池(台)距离较远,相互独立的模式;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客人可随时跳舞,也可静静地在一旁喝酒聊天。
吧台
1.吧台常见形式
吧台常见形式多样,大致分为半环形、圆环形、马蹄形、U形、直线形、弧形、S形吧台等。
吧台的常见形式
半环形、圆环形吧台,中空的方形吧台
位置:通常位于场内的中心
空间大小:较大
设计特点:中部设有“中岛”供陈列酒类和储存物品用,或在此部分设置可进行特色表演的装置,如钢管或小型演艺台等。这种形式吧台最能聚集场内人气。
马蹄形、U形吧台
位置:吧台伸入室内,一般安排3个或更多的操作点,两端抵住壁;并位于场内的中心
空间大小:适中,格局具体情况也可较大。
设计特点:当位于场内中心时,其中间可设置成小舞台,并结合DJ台一起设计
直线形、弧形、S形吧台
位置:一般放在室内靠墙的一侧
空间大小:较小
设计特点:直线吧台的长度没有固定尺寸,通常一个服务人员能有效控制的最长的吧台是3m。可配备电视等。
2.吧台区大小
不同规模夜店吧台面积
吧台面积(㎡):
大型30~60
中型10~30
小型5~10
吧台占建筑面积比例:大、中、小型皆为20%
3.酒水吧台的位置,有两种模式
a.紧邻舞池——位于歌舞厅的中心,成为视觉焦点。
b.与舞池相距较远——相对安静。
舞池
1.对于虚设舞池的模式,舞池是整个歌舞厅的核心部位。随着舞蹈形式的丰富、多样化,舞池的规模和尺度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2.为保持适度热烈的室内气氛,舞池的适宜规模应能供50~60人共舞,最小不宜少于30人,大型歌舞厅的舞池可供100人共舞。舞池内每人占有面积一般不小于0.8㎡,一对舞伴占地按1.5~2.0㎡计算。
不同规模夜店舞池面积
大型
舞池个数:可设2个以上,其中1个为主。
舞池面积(㎡):100
中型
舞池个数:可设2个,其中1个为主
舞池面积(㎡):40~50左右
小型
舞池个数:1个
舞池面积(㎡):20~30左右
3.舞池的形状多样,通常可以是圆形、椭圆形、矩形、多边形及其他不规则形状。舞池随着场地的形式变化而变化,但无论哪种形式,长短边差距不宜过大,以保证其向心性。
舞池形状
a.圆形舞池
b.椭圆形舞池
c.方形舞池
d.多边形舞池
e.不规则形舞池
4.舞池处净高度同舞池面积相适应,但为了增加空间的亲切感和舞厅灯光映照效果,舞池处的净高度一般取3~5m左右。
5.舞池的地面应保证平整光滑。地面铺装材料多采用木地板、磨光花岗石、大理石等。
6.舞池周围边线要明显,一般设置地下采光带,不仅作为舞池的标志线,而且起到装饰美化作用。
7.包厢内的舞池设计要能增强娱乐效果,制造气氛,同时舞池设计也应当遵循既便于娱乐又方便饮食的原则。舞池设计要与包厢大小及容纳的人数保持一致。比如容纳2~4人的包厢,舞池一般为1㎡或1.5㎡的方形台面或池面即可,能容纳10人以上的大型包厢的舞池面积也应随之增加。
8.灯光设计作为舞池设计的一部分,用来描绘、渲染舞台,主要运用灯光的明暗、色彩或光线的分布,创造出种种组合光线,增强舞池的效果。一般常用的有以下几种灯光:光束灯、单飞碟转灯、扫描灯、宇宙旋转灯、声控条状满天星、彩色转盘灯等。
舞台
1.夜店歌舞厅舞台的主要功能是歌手、演员表演,乐队演奏,舞者领舞,DJ现场控制。舞台是带动全场气氛的重要部分。
2.舞台大小根据经营自定。同时,为制造气氛可在场内设置多个小型领舞台。领舞台可架在高处。
3.舞台高度的设定应综合考虑歌舞厅的空间高度和舞台面积大小,通常为300~600mm,不宜超过1.2m。
4.DJ对带动现场气氛起到极重要的作用,其位置应便于看清整个歌舞厅的活动情况,常位于舞台一角紧邻舞池的位置或舞台侧边。DJ台多与舞台地坪同高,常为方形,材料多以反射的镜面、玻璃为主,且选择较深的颜色。
5.舞台灯光效果以LED光纤等为背景基础光,电脑灯、换色灯及部分电脑效果灯为主色,色彩鲜而不艳,华丽不夸张。
6.在舞台后面的墙面通常设有舞台背景,以渲染场上表演和跳舞的气氛为目的。目前大致有三种类型:LED、光纤等彩色灯组合而成的光屏幕;投影大屏幕;装饰背景墙,多以镜面、玻璃等特殊材料设计。
演员化妆间与休息室
1.应靠近舞台或在舞台的一侧布置,且出入口面向舞台,方便演员上场,尽量避免直接朝向座席区或舞池。
2.化妆间与休息室宜紧邻设计或设计成一个套间。
3.化妆间应用2700~3300K色温的暖色节能灯。
声控室
1.夜店歌舞厅现多采用DJ台的形式来控制舞台、舞池的电声效果,也有一些歌舞厅采用声控室的形式。
2.声控室一般设置在舞台一侧。
3.声控室应根据实际摆放设备所需面积而确定,并应留出相应的检修空间。
4.声控室窗户应能开启,便于电操作人员能够听到现场直达声以便操作。
声学设计
1.夜店歌舞厅内各处要求有合适的响度、均匀度、清晰度和丰满度,在歌舞厅内不得出现回声、颤动回声和声聚焦等缺陷。
2.混响时间作为歌舞厅设计中重要的声学指标,应在前期设计中根据所使用的声学材料进行校核计算,一般以最佳满场时间作为声学设计目标,其具体数值需根据歌舞厅的具体类型、容纳人数、体形和容积等进行综合考虑。
3.需要重视歌舞厅室内空间的高宽长比例。比例合适时,房间的低频共振频率分布均匀,而不合理的房间比例则会造成声染色现象。较好的高、宽、长比例包括0.618:1:1.618(黄金率)、1:1.9:2.6(《声系统设备 第13部分:扬声器听音试验》GB/T12060.13-2011)、1:1.6:2.4(IEC 29B)等,此比例需要经过声学计算确定。
4.扩声系统在正常工作日时对外界的影响应满足《歌舞厅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与测量方法》WH01、《城市区域环境的噪声标准》GB3096和《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在短时间内音乐高潮平均值允许超出标准15dB。
5.舞池和舞台是歌舞厅的视听中心,组成的声场代表着歌舞厅的音质特点,是声学设计的重点。其音量大,声级应达到95dB,并有6~10dB的余量。
隔声减噪措施
噪声传播:大振幅的声压迫使楼板、地板、墙体、结构柱、电梯井、剪力墙等构件振动,并向与之相连的构件传递,进而传递到上面用户室内。
隔声:高音量的噪声能通过门窗传至外部,影响周边居民生活。
音箱:慢摇吧、迪厅音箱通常放置于地面或悬吊于横梁四周,在播放音乐时,音箱以固定传声的形式传播。
解决方法:
噪声传播、隔声:墙壁、楼板需要做隔声、减振处理。阻尼隔声毡、减振胶、减振器等材料可以减弱墙体与装修板材的共振吻合效应,从而提高隔声性能。
音箱:对音箱进行减振处理。
舞池上部的棚架是安装扬声器、视频设备、灯具的地方,必须具有一定高度,保证合适的声音覆盖;在棚架上部布置足够厚度的吸声材料,可以有效降低厅内的混响时间并具有一定的降噪效果。
6.音响设备及其摆放位置
夜店歌舞厅使用的主要音响设备设施包括电声功放台、全频音箱、主低音音箱、监听音箱、调音台、超低音箱等音响设备。音响系统最为重要的部分应是调音台和DJ设备,应避免音响系统易产生的问题,如声反馈引起的啸叫、声影区等问题。
DJ台区域的音箱,一般主扩声采用全频音箱,要覆盖DJ台前方和两侧的区域,挂在DJ台两边;低音音箱指向性不明显,对位置要求较低,主低音音箱一般一般习惯放在DJ台的下方;在DJ台上的右侧(DJ的右耳上方)设置一只DJ监听音箱。
7.可根据歌舞厅大小在中后部酌情布置补音音箱。散座区域的补音音箱一般采用分散布置,常布置成从外向内辐射式;低音箱也用从外向内辐射式,可获得比较好的包围感,一般放在卡座区域的两端;周围卡座区域的全频音箱可使用从前方卡座或从卡座后方辐射的方式。音箱的数量,要根据音箱的参数和大厅的面积来确定。要求音箱左、右两侧在声学上对称(这里是指两侧声学性能的对称,而不是视觉上的对称)。
8.听者面对的前墙面不应设置强吸声材料,以保持足够的反射声能,而后墙面则宜设置高度吸声材料,有利于防止啸叫。另外合理的扩散体和吸声体的布置也可有效地降低声染色、颤动回声等声缺陷。
夜店歌舞厅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
一级
最大声压级:100~6300Hz≥103dB
传输频率特性:40~12500Hz以80~8000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允许-8~+4dB,且在80~8000Hz内允许≤±4dB。
传声增益:125~4000Hz的平均值≥-8dB
声场不均匀度:100Hz≤10dB;1000Hz≤8dB;6300Hz≤8dB
总噪声级【dB(A)】:40
失真度:7%
二级
最大声压级:125~4000Hz≥98dB
传输频率特性:63~8000Hz以125~4000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允许-10~+4dB,且在125~4000Hz内允许≤±4dB。
传声增益:125~4000Hz的平均值≥-10dB
声场不均匀度:1000Hz≤8dB;4000Hz≤8dB
总噪声级【dB(A)】:40
失真度:10%
三级
最大声压级:250~4000Hz≥93dB
传输频率特性:100~6300Hz以250~4000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允许-10~+4dB,且在250~40000Hz内允许-6~+4dB
传声增益:250~4000Hz的平均值≥-10dB
声场不均匀度:1000Hz≤12dB;4000Hz≤12dB
总噪声级【dB(A)】:45
失真度:13%
注:一级夜店歌舞厅声场不均匀度舞池与座席分别考核;二、三级歌舞厅声场除噪声外所有指标仅在舞池测试。
照明要求
1.夜店歌舞厅的灯光设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更多地讲究装饰性和艺术效果。目前慢摇吧和夜总会中的歌舞厅的灯光设计追求充满动感、兴奋、浪漫的氛围,要求随着歌曲的内涵、音乐的节奏和舞曲的风格等变化,相应对灯光进行亮度控制和色彩控制。
2.各区域照度标准
夜店歌舞厅照明系统包括舞台灯光、舞池灯光、座席区灯光和公共通道区灯光。歌舞厅照明系统至少要达到的照明标准下限值可参照如下,其中舞台照度的标准值下限允许根据艺术处理的需要,在短时间内小于如下的规定。
照明系统照度标准下限参考值
舞台
测试点离地面高度(m):1.5
测试项目:垂直照度
照度标准下限(lx):100;150;600
舞池
测试点离地面高度(m):0.75
测试项目:水平照度
照度标准下限(lx):20
座席区
测试点离地面高度(m):0.75
测试项目:水平照度
照度标准下限(lx):5
公共通道区
测试点离地面高度(m):0.25
测试项目:水平照度
照度标准下限(lx):10
注:
1.最远观众席到表演区中心距离小于8m;
最远观众席到表演区中心距离大于8m;
专业歌厅的舞台中心照度。
2.自娱区在实际使用时可以调暗,舞厅的舞池内大于6lx。
灯光要求
舞台:
1.可调光、可变色。包括面光、侧光、顶光以及回光;(灯具选择:以聚光灯为主,配合回光灯、泛光灯、柔光灯和追光灯)
2.舞台面光应有足够的亮度,在设计时尽量采取高亮度,使用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低亮度。(灯具选择:聚光灯)
3.RTV、PTV的舞台伴奏乐队的照明亮度不宜过高,以免喧宾夺主。(灯具选择:用雨灯或边界灯)
4.鼓手位置的照明,可考虑坐在较高的突出位置,在其背后则用较强的泛光灯照射天幕。(灯具选择:泛光灯)
舞池:
1.是夜店歌舞厅灯光设计的重点,是评价歌舞厅灯光档次的重要依据。
舞池灯光系统一般由灯棚(或灯架)、灯具和灯控系统三部分组成。
2.顶棚上的灯具尽量少而精,灯的效果变化丰富。灯具在灯棚上分布情况应以光斑能覆盖整个舞池为原则,尽量均匀分布。
灯具编组应满足灯具变化的节拍和色调,应与曲子的内涵相协调。
灯具选择:电脑灯、镜片动作型灯具、特殊效果灯具
座席区:
1.在满足照度标准的前提下,注意灯光分布的均匀,避免眩光刺眼。
2.避免舞池区强烈灯光射向座席区。
3.对于座席区与舞池(台)距离较远相互独立模式的歌舞厅,座席区则应保持柔和宁静而幽暗的气氛,便于客人休息和交谈。
灯具选择:聚光灯、柔光灯
通道区:照度要求较高。注意安全
灯具选择:常选用筒灯。在有梯级栏杆或转角的位置需用串灯、彩虹管等加以装饰,以保证安全。
照明系统常用灯具类型
基础照明灯:白炽灯(多用筒子灯)、氖灯、壁灯、荧光灯、玻璃灯管、霓虹灯、卤钨灯及烛光。
效果灯具
灯体旋转的灯:如宇宙灯、多头炮弹灯、多层异向转灯、多向飞碟灯、莲花灯。
光源运动的灯:激光幻光扫描灯、魔鬼灯、满天星、月星灯。
特殊效果灯具:光机电一体化的高技术。这类灯具有频闪灯、紫外光灯、激光灯、电脑灯、音乐喷泉等。
照明系统对激光、紫外线和频闪的限制
激光:一般不应射向人体,尤其是眼部,直接照射或经反射后间接射向人体时,其波长必须在380~780nm之间,最大容许辐射量为1.4*10~6Wcm-2。
紫外线:
1.紫外线波长必须在320~380nm之间,最大容许辐射量为8.7*10~6Wcm-2。
2.紫外光管应间断启闭,在照射强度满足标准的前提下每晚照射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
频闪:频闪频率要低于6Hz,频闪灯具不宜长时间使用,每次连续不宜超过10分钟。
舞台灯光种类
1.LED天排灯
2.LED地排灯
3.远程平凸聚光灯
4.定焦成像灯
5.柔光聚光灯
6.四管三基色荧光灯
7.追光灯
8.摇头图案灯
9.LED染色灯
防火要求
1.凡新建、扩建的夜店歌舞厅,必须符合国家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要求及规定。其耐火等级一般不应低于一、二级,同时必须符合当地城市相关管理机构规划和要求。
2.大部分的夜店歌舞厅设置在商场、市场、宾馆、饭店等公共聚焦场所内,与其他部分应采取防火分隔措施,形成独立的防火分区。
3.舞厅通往建筑物外的安全出口不得少于2个,通道、楼梯、安全出口应保持畅通,严禁堆放物品;通道至出口应设有中、英文和图案的灯光疏散标识。
4.凡二层以上的舞厅和与其他功能合用的舞厅,其疏散楼梯应不少于2个,且不准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
5.夜店歌舞厅的疏散门和走道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少于0.65m计算,且最小宽度不小于1.4m。
6.装修材料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吊顶和墙面做造型时避免采用如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等易燃可燃材料。另外在选用吸声隔声材料的同时应注意其防火性能,如吸声海绵,包括聚氨酯泡沫材料,极易燃烧,应避免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