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装陈设元素-花品陈设设计
概述
花品指在软装配饰中,将具有观赏价值的天然植物或人造植物作为陈设装饰元素,起到装饰空间、柔化空间以及丰富空间氛围的作用。常见的花品为盆景、插花等。
盆景:由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演变而来,以植物和山石为基本材料在盆内表现自然景观。传统盆景分为山水盆景和树木盆景。前者多运用山石、水、土等材料,经过选定主题和设计创作,在盆中形成优美景致,以达到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后者以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树木为材料,经过一定的技艺栽培和养护,满足观赏需求,具有生长性,有更长时间的观赏价值,从而改善空间的空气质量,有益身心健康,使人得以亲近大自然。
插花:花卉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根据作品主题或环境布置的要求,进行立意构思、艺术创作。花卉指经过一定技艺栽培和养护的植物,通常包括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根、茎、叶、果、芽、种等。
插花基础知识
一、花材
(一)插花的主要构成内容
植物不同的属性决定了其不同的状态。常见有木本、草本、藤本及水生花卉等。
木本:分为乔木类及灌木类两种类型,常见乔木花卉如桃花、樱花、桂花、白兰等,常见灌木花卉有月季、牡丹等。
草本:分为一年生、两年生及多年生,多年生分为宿根和球根两类。一至两年生的草本花卉是仅通过一至两年时间完成生命周期的草本类型。一年生花卉如翠菊、鸡冠花、牵牛花等,两年生花卉如苞石竹、紫罗兰等。多年生草本花卉是可持续存活多年的草本类型。“宿根类”指冬季植物的地上部分开始枯萎,地下根系仍然存活,待第二年春季再次生长。“球根类”是根部呈球状,或具有地下茎、根部膨大的多年生草本花卉。常见多年生球根花卉如水仙、郁金香等,多年生宿根花卉如菊花、大丽花、万年青、吊兰等。
藤本:因茎部细长而无法直立生长而依附攀缘,分为木质藤本及草质藤本。常见木质藤本如野蔷薇、忍冬、紫藤、葡萄等,草质藤本如牵牛花、白英等。
水生花卉:生长在水中或沼泽的花卉,相比于其他植物类型,对水的依赖性更大。常见水生花卉如荷花、黄花鸢尾、睡莲、萍蓬莲等。
(二)分类
(1)按材质可以分为鲜花材、仿真花、干花材。
鲜花材:又称“鲜切花”,指从活体植株上切取的具有观赏价值的茎、叶、花、果等植物材料,常用于制作花篮、花束、花环、手捧花等。根据切取的部位不同,分为切花、切叶、切枝。常用于切花的植物有月季、玫瑰、百合等;用于切叶的植物有散尾葵、龟背竹等;用于切枝的植物如连翘、梅枝等。鲜花材色彩润泽、艳丽,自然清新,富有自然美和艺术感染力,但欣赏期短,养护管理费工,常受季节限制。
仿真花:又称“人造花”,通常指以鲜花作为蓝本,用布、绢、纱、丝绸、皱纸 、塑料等制成的假花。 根据仿造的部位有仿真花、仿真叶、仿真枝条。因其品种繁多、可塑性强、可反复使用、不受季节和环境限制、容易保存打理,所以使用广泛。
干花材:也叫“干燥花”,利用真实的自然花材,经干燥加工处理,可染成各种颜色,或漂白或保持自然的枯黄色,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因其耐久性好,久置不坏,比仿真花自然真实,所以运用较广泛,与鲜花搭配形成风格独特的插花作品,也可制成香囊、香袋等。常见的满天星、情人草、薰衣草等均可制成干花。
(2)按花型可分为线状花材、面状花材(团状花材)、散状花材、异型花材。
线状花材:构成整个插花的基本架构,外形呈长条状,或直或曲,或刚或柔,如唐菖蒲、蛇鞭菊、金鱼草、竹、银芽柳、梅等。
面状花材:是插花构图中的主要花材,插于作品的视觉中心,成为焦点,外形呈面状或块状,如玫瑰、菊花、康乃馨、百合、向日葵等。
散状花材:常用于填充间隙,以烘托作品的层次感,外形细小,如情人草、满天星等。
异型花材:常处于插花作品的视觉焦点,有时用于制作作品轮廓,外形奇特,引人注目,如天堂鸟、花烛、马蹄莲等。
二、器具
(一)花器
(1)定义:花器指盛栽花草的容器。花器是插花作品的主要组成部分,体量的大小、纹样的繁简均应与陈设空间及主体花材相匹配。
(2)分类:花器按质地分为树脂、陶瓷、玻璃、金属、木质、藤编等;按风格特征分为中式、日式、东南亚、欧式、新古典、现代等。
(二)几架和垫板
二者均为垫架花器的器具,多用于东方式插花,可完善构图、突出主题、烘托气氛。并非每件作品均加配几架或垫板,根据构图适配方可。
三、工具
(一)配件
配件又称“摆件”,是插花作品的陪衬物。常是一些小型工艺品,如动物、玩具、珠串以及瓜果、花瓣、枝叶等。如选用得当,可起到点明主题、烘托气氛、加深意境、活跃画面、均衡构图等作用。
(二)花泥、花插
花泥也叫“花泉”“吸水海绵”,为一次性消费品,多用于欧式插花或现代简约插花等。 花泥分为两种:一种是鲜花花泥,充分吸水,吸水速度很快,持水能力很强,主要用于鲜花花材;另一种是干花花泥,固定性较好,不能吸水,主要用于仿真花材。
花插也叫“针座”“剑山”“插花器”。常用于盘、浅盆等浅口容器,可长期使用,适用于东方式插花,用于固定鲜花花材。
(三)其他工具
其他工具如刀、剪、铁丝、铁丝网、胶带等。
花艺设计风格
一、东方插花艺术
东方插花艺术源于中国。插花在中国历史悠久。明朝时期,插花理论和技艺已较完善,张谦德《瓶花谱》和袁宏道《瓶史》对东方插花艺术具有深远影响。《瓶史》传入日本后对日本插花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形成风靡一时的“宏道流”,同时为日本插花理论奠定了基础。
1.中式插花
中式插花崇尚自然,简洁清新,达到了“虽由人作,宛如天成”的境界。多采用非对称式构图,强调自然效果与随意性;注重花材的线条感,突出自然之美;用花量较少,花色较清新淡雅,整个作品追求意境之美;通常为作品命名,点明主题,引人步入特定的境界。
2.日本花道
日本花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很多流派,如池坊、小原流、草月流等,其中以池坊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代表花型有立华、生花、盛花、投入花、自由花。
立华是池坊最古老的花型,表现严谨严肃之美。最初形体较大,不被广泛运用。当今的立华是经发展后融入生活的立华小品,备受重视。因其插制过程烦琐,耗时较长,对陈设环境要求较高,所以流行于贵族阶级。立华花型严谨,强调造型均衡,突出作品严肃之感。组成立华的基本枝条有九枝,分别为真、副、见越、流、受、控、正真、胴、前置,每一花枝都有具体的含义和指定的位置,伸展方向有相应的顺序;所有花枝的花脚集中呈圆柱状;对所选花材要求较高,以松柏为主;不同的花型对应不同的花器,花器为宽边、窄口、中等高度的古型容器。
生花是池坊的基本花型。与立华相比,型式易于接受,备受平民喜爱。生花象征自然草木的生命力,插制技法应表现草木的生长姿态;构图简洁,由三个主枝——真、副、体组成。根据花器选择,生花分为一种生、二种生、三种生。“一种生”即整个作品用同一种花材构成,尊重花草的自然生长状态,插制过程中考虑花材因受自然环境影响而形成的阴阳关系。“二种生”是由两种花材构成的生花,若使用没有花的植物插制生花,需搭配一种带花的植物,这种插制手法更能表现作品的立体感。“三种生”即作品由三种花材插制而成,种类较多,表现内容丰富,易于体现作品灵感。生花对美的表现主要有两种:自然美和意匠美。自然美强调通过不同花材体现自然生态和生命力;意匠美主要体现人为设计感,包括造型设计、色彩搭配以及情感表达等。
盛花相比于立华和生花,重心较低,但仍由三个主枝构成,在不等边三角形构图的基础上完成作品;讲究方式和做法的同时,根据材料、季节、花器的不同随机应变。花器以宽口、高度较低的容器为主,如水盘、竹篮、葫芦等,近些年也有金属类和烧杉(将杉木表面焦化打磨后突出木纹)等材质的船形、井圈形、提桶形异形花器,但花哨的花器使用过多则会喧宾夺主。花型依照真枝的倾斜角度分为直立形、倾斜形和下垂形。真枝相对于容器中心轴而言,0°~30°为直立形,30°~90°为倾斜形,在90°~180°为下垂形。
投入花即简单自由、没有固定约束的插花,来自中国古代文人花(袁宏道所著《瓶史》记载的插花,被昔日文人称为“文人花”),历经发展后称为“折入花”或“投入花”。简单理解,即将花枝投入容器中,主要使用壶、篮和富有奇趣的金属、陶瓷类器物,偶尔也可以使用水桶形器物,只要与花木本身相融合的器物均可。花材选择并不拘泥,旨在与花器相协调,表现自然之美,单种花材和混合花材均可。若使用两种花材,则应考虑植物个性、造型、色彩和品种的协调与搭配。根据真枝相对于容器中心轴的倾斜程度,分为直立形、倾斜形和下垂形。0°~30°为直立形,30°~90°为倾斜形,90°~180°为下垂形。
自由花是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的插花形式,没有基本花型和固定样式,可自由创作,在表现植物生命力的同时,注重彰显作者的创作力和个性。分为两种表现方法:自然插法和非自然插法。自然插法体现植物的自然生长状态或特性;非自然插法通过运用技巧,改变植物原有的自然特征,以彰显独特的创作美。
二、西方插花艺术
西方插花艺术起源于古埃及和古希腊,发展于意大利、荷兰、英国、法国等国,早在17世纪已发展成熟。所用花材量通常较大,种类较多,色彩丰富艳丽,花器多为篮、罐或口部较大的瓶,造型多为规整对称的几何造型,如球形、半球形、椭圆形、三角形等;主要表现作品自身的色彩美、造型美,具有美化环境、烘托氛围的作用,奠定了现代西方插花艺术的基础。
现代西方插花相比于传统插花,花材选用、插花造型和发展方向均有所改变。花材不再局限于植物性材料,将非植物性材料纳入选择范围,如砖石、金属等;造型上增加了非对称构图的形式,如L形和S形等字母造型,有的结合东方插花的线条体现造型的灵动性;最早的西方传统插花以神前供奉为主,具有浓重的宗教色彩,现代西方插花具有商业性,广泛运用于商业空间和室外装饰。
三、东、西方插花艺术相融合——现代插花艺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东、西方插花艺术在继承各自传统艺术的基础上,相互借鉴、融合,形成新的插花形式,即现代插花艺术。现代插花艺术在西方插花的基础上融合东方线条,增加作品的灵动感;在东方插花的基础上融合西方色彩和体积,增强东方插花的烘托效果。
现代插花在造型上灵活多变,并无固定模式,以表现作者创意意图或环境需求为主,色彩丰富,选材广泛,广泛运用非植物性材料。
插花的构图原理及构图形式
一、构图原理
作品创作过程包括最初构思、选取素材、构图造型以及最终陈设。
(一)构思
构思在作品创作过程中至关重要,贯穿整个创作过程,如主题确定、素材选取、表现手法及构图形式确立、意境体现等。构思是整个作品创作过程的核心。
1.根据空间环境或功能需求进行立意构思
根据所处空间环境或功能要求明确作品主题,如卧室插花以造型简单、色彩淡雅为主,烘托环境氛围;公共空间插花作品以造型夸张、色彩浓郁为主,满足功能需求。
2.自由命题创作的立意构思
(1)按照花材的形质特点、气质和寓意进行立意构思;
(2)利用植物不同季节的季相变化进行立意构思;
(3)利用容器和配件进行立意构思;
(4)利用作品造型进行立意构思;
(5)利用诗词歌赋进行立意构思。
(二)构图造型
1.变化与统一
变化与统一是艺术形式的原理之一,变化给人丰富、生动之感,统一则给人协调、完整、和谐之美,但过多的变化会显得杂乱无章,过多的统一则显得枯燥、呆板。因此,只有在变化中求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才能使作品更富和谐之美。
插花构图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造型变化、花材搭配、配件选择以及技法突破等方面。
插花构图的统一主要体现在花材自身的呼应、花材与容器或配件的协调、作品与陈设空间之间的融合。
2.对比与协调
对比与协调是艺术形式的重要法则之一,也是插花艺术形式的重要原理之一。插花过程中,通过对比来丰富构图及内容,通过协调来缓解强烈的差异感,以营造和谐统一之美。
3.节奏与韵律
节奏与韵律对于艺术创作的情感表达具有驱动作用,将人的情绪带入作品,感受意境。通过对花材的姿态、色彩、质地等因素的把握搭配,创作起伏有度、错落有致、疏密适宜、虚实变化的作品,使作品既有韵律又富有变化,并拥有浓郁的艺术感染力。
4.均衡与动势
均衡与动势是艺术形式的重要原理,对构图形式的美感有直接影响。均衡是事物的普遍规律,给人稳定、安宁之感;动势利用高低错落、曲直疏密体现运动之态。插花过程中,通常通过调整花材的类型、色彩、位置等体现这种原理。
二、构图形式
(一)几何形构图
几何形构图轮廓清晰,花形饱满,色彩感强,花材量大,主要体现群体色彩美或图案美,加强空间渲染。根据几何造型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两类。
(1)对称式几何形构图形式:以作品中心线为对称轴,左右或上下的图形在视觉上呈现等形等量的形式。作品形态轮廓丰满清晰,均衡而对称,多为规则的球形、半球形、椭圆形、圆锥形、扇形、倒T形、三角形和圆柱形等几何形状,是西方插花常用的构图形式。
(2)不对称式几何形构图形式:造型活泼,流线型较强,富有韵律与节奏感,如L形、S形、新月形、不对称三角形等。
(二)非几何形构图
非几何形构图没有固定花形,构图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大,但十分讲究章法,注重布局,多用来表现自然状态,常为东方式插花所用。
(三)自由式构图
自由式构图强调自由创作,表现形式更丰富、多样、夸张,主要体现为大型化、架构化、组合化、装饰化等,可完美融入现代各种场景或空间。
花品的陈设方式
一、陈设方式
众多室内配饰元素中,花品属于陈设类型较特殊的组成部分,具有“非人工装饰性”;自然生长的造型与色彩在一定程度上柔化了空间氛围,为空间注入自然气息。
(一)花品作为主题元素的运用
借花品增强空间视觉凝聚力,使活动于室内空间的人将花品作为重点欣赏对象,这种方式可根据空间不同的使用需求灵活调整空间氛围。
(二)花品作为点缀元素的运用
用花卉装饰柔化空间氛围,丰富空间装饰效果。
二、运用原则
1.花品的风格
陈设花品时,风格尽量与环境风格保持一致。中式风格花品陈设中,为了与整个中式空间风格相契合,处于核心位置的花品采用自然式造型,以木本条植物作为主要花材,并搭配白色瓷器,凸显雅致之美,与整个空间相得益彰。美式乡村风格花品陈设中,质朴舒适的氛围让人感到放松、自然,餐桌陈设作为就餐区的视觉中心,可烘托空间氛围,空间打破常用的花卉陈设,以常见食材作为摆放,使空间尽显质朴之美。
2.花品的协调性
花品色泽自然、千姿百态,是空间配饰的特殊元素,运用时应注意与其他元素相协调。花品应与背景、家具以及摆件形成有效呼应,使空间配饰效果更加一体化。
花果与绿植艳丽而夺目,与周围色彩及材料形成强烈的反差,凸显花品的装饰性,使其成为空间焦点。
3.花品的陈设位置
花品陈设的欣赏距离和欣赏角度处于最佳状态时可增强空间渲染作用。风格、功能、空间面积以及户型等因素均导致花品陈设位置的不同。例如,传统日式花道作品,创作者插贮时以正面为基础,着重将花材最美的表情展示给观众看。空间处理上,通过花材的前后关系及俯仰参差表现空间感。因此日式传统花道作品多数陈设于壁龛之内单面欣赏。现代花艺作品的欣赏角度更多,如双面观赏的作品,更适宜放在空间过渡位置,以区隔功能空间。三面观赏的作品适宜陈设在墙角,以填补空间空白。花品陈设于空间中央时,可供四面观赏,并作为室内核心。
另外,不同的欣赏视角可导致不同的花品形式。需要平视欣赏的花品多选择直立式或倾斜式;需要形成一定高度的仰视效果的花品则选择垂吊式。
参考文献:互联网 及《软装陈设设计》